第四,形成以人为本的员工服务新模式。

总体来看,2010~2011年全球增长的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复苏之路仍然十分曲折和艰难。日本1~5月来自中国进口增长22.1%,低于全部进口26.9%的增长水平。

首只双币分级基金获批 低融资成本投资海外债市

美国本轮经济复苏的势头快于前两轮,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衰退更为严重,基数较低。因此,南欧三国对中国利用外资的影响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对美国消费复苏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强劲增长拉动美国出口增加等乐观预期的影响。这说明IMF对日本经济在2010年的表现逐步趋于乐观。第二,中国应明确表明维持现有储备资产结构和支持欧元稳定的态度,以稳定市场预期,防止出现欧元大幅度贬值带来资产缩水问题的长期化,实现储备资产增值保值。

面向中国等亚洲新兴市场出口的强劲增长是日本外需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增长则主要来源于节能型耐用消费品购买奖励政策的刺激效果。如根据对方的统计,美国2010年1~4月从中国的进口仅增长13.9%,中国份额同比降低了1.4个百分点。在进入城市的环节,关键是解决户籍及其相关联的权益问题。

第三,稳定外需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产能,提高经济效益。虽然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十一五前4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年均新增城镇人口接近1500万,但截止2009年底城镇化率只有46.6%,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要坚持有保有压,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在十二五时期,要着力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

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7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未来我国居民消费有望出现加速转型,这为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提供了良好契机。

首只双币分级基金获批 低融资成本投资海外债市

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落户条件,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村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报酬增长缓慢,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下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已经成为影响扩大内需,尤其是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障碍。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更好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0多年来的实践特别是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实践充分证明,扩大内需战略是完全正确的。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二要按照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加强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分工,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扩大投资需求。城镇化率的稳步提高,一方面可以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另一方面可以带动消费需求,为内需增长提供新的空间,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首只双币分级基金获批 低融资成本投资海外债市

四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这必然带来两个严重后果:一是经济增长过多依靠资本形成,在产能过剩问题日趋严重的同时,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得不到有效控制,容易导致经济波动。

只有把经济发展真正建立在消费需求的基础之上,我国经济发展才有持续稳定的增长动力,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投资增速已经很高,继续加快投资增长既有困难,也有相当风险。特别是十二五前期,要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二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要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三、正确处理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外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尽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大对过高收入调节力度。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均消费水平比较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与保障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根本要求,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一要完善城市布局和形态。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扩大消费需求。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不仅占总需求的份额最大,而且稳定性最强,也是投资需求的重要支撑。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的迫切需要。

这是我们党准确分析国内国际形势,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十二五时期,我们既要使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又要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十二五时期要按照《建议》要求,进一步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总之,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既要坚持立足国内、以我为主,把政策着力点放在全面扩大国内需求上,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回旋余地大、内需潜力大的优势。

今后我国仍然有条件主要依靠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发展。推进发展慈善事业,发挥第三次分配体系对收入的调节作用。研究推进房地产税等改革,加强对财产性收入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突然下降或下降过快,就可能引起经济大的波动。

同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增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同时,我国多层次的需求结构和巨大的需求规模,有利于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从而有利于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使内需潜力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完善职工工资统计制度,建立全国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出口都是先运到沿海,再海运销往全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并强调加快内地开放,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四,形成以人为本的员工服务新模式。